欢迎您访问半岛综合门户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发布时间:2025-06-29 19:25:08 作者: 新闻资讯

  

  农为邦本,粮安天下。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石。6月25日,第35个全国“土地日”如期而至,这一纪念日承载着守护土地资源的重要使命。6月17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围绕“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的主题,深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推动习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引导全社会形成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广泛共识。

  日前,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文军就今年“土地日”主题进行了解读,指出自然资源部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沿用“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这一主题,彰显了坚守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国策的坚定决心。广西自然资源系统将紧密围绕这一主题,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生态文明思想和习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贡献力量。

  近年来,广西在耕地保护方面持续发力,率先在全国从省级层面全面实施耕地保护“田长制”,构建起严密的耕地保护责任网络。自治区、市、县(市、区)、乡镇、村五级田长和网格员各司其职,实现耕地保护责任全覆盖,有效遏制了耕地流失,为耕地数量的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据张文军介绍,我区积极地推进耕地占补平衡改革,研究起草17条重要改革举措。通过加强补充耕地项目管理,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从数据分析来看,广西耕地总量已连续三年实现净增加。2024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初步成果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区实有耕地达到5005万亩,较2023年净增加75万亩。

  张文军介绍,我区加大对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的查处力度,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形成较为强大执法合力。科学指导耕地流出恢复,坚决杜绝“一刀切”、简单化整改行为,妥善处理好耕地保护与农民利益、生态保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2024年,全区有序整改恢复违规流出耕地163万亩,同比增长12.82%;先后查办违法违规用地用矿重大案件32宗、违法用海用岛案件21宗。

  在严守耕地红线的同时,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模式新路径,推动土地资源高效利用。据张文军介绍,通过完善城镇开发边界优化细则,我区有力支持了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平陆运河经济带等重点区域建设。这些区域在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进行规划布局,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避免了土地资源的铺张浪费。

  我区持续开展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落实“增存挂钩”机制,提升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和闲置土地净减少率,推动海域存量资源盘活利用。加大共伴生、低品位再评价、未利用矿区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调查评估成果运用,持续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效率。2024年,我区全面完成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处置任务,梧州市、崇左市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成绩突出,其案例分别入选全国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典型示范案例和全国第四批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为别的地方提供了有益借鉴。

  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我区在柳州市开展“亩均效益”综合评价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产业园区年度考评“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指标运用,配合建立以“亩均”为导向的发展机制,不断推动资源要素向高效益、高产出、高成长性产业集聚。同时,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根据公司实际的需求,合理确定土地出让年限,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此外,积极地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争取桂林市、北流市纳入第二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依照国家有关要求,指导桂林市、北流市以城中村和低效工业用地改造为重点,探索创新盘活低效用地的政策举措。南宁市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充分挖掘低效用地潜力,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功能区,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品质提升。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将更加积极主动作为,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深入推动耕地保护工作量质并举,持续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耕地保护方面,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持续强化“田长制”落实,加强对各级田长的监督管理,确保各级田长和网格员切实履行职责。加大耕地保护宣传力度,提升农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引导农民热情参加耕地保护工作。同时,加强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林业局等部门的联动协作,强化联合执法,形成耕地保护的强大合力。

  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仍是今年的工作重点。我区将加大补充耕地项目实施力度,合理调整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指导和调剂价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项目。加强对补充耕地实施的监管,明确实施主体和经费责任,强化质量刚性约束,切实做到耕地占补数量、质量和产能平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张文军表示,为提升耕地保护智能化水平,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将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完善基于卫星遥感、无人机、“互联网+”等技术的耕地动态监测机制,实现对耕地的实时动态监测。加强自然资源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建设,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理耕地保护中的问题。例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能快速准确地监测到耕地的变动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为执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规划引领方面,我区将继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快速推进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加强详细规划改革,实现规划管理全覆盖。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引导土地资源向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集聚,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在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能方面,我区将根据自然资源部部署,深入推动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活动,提炼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严格落实“增存挂钩”机制,加大对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产业园区用地专项治理,以土地资源精准配置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积极探索创新节约集约用地技术和模式,拓展土地利用新路径。

  此外,广西还将积极推动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的落地实施。围绕边境地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桂林旅游用地改革等政策,加强政策研究和业务指导,确保各项政策真正惠及地方发展。在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的同时,注重节约集约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例如,在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通过优化项目选址和用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土地资源浪费。

  张文军最后表示,全区自然资源系统将以此次“土地日”活动为契机,坚定不移贯彻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基本国策,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守护好每一寸耕地,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为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支撑。

上一篇:增城区工业用地优化计划获批87平方公里工业空间全面“晋级”

首页

© 200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半岛综合足球aPP下载网页版-官方入口  版权所有  

0551-65326529

  
0551-65326529